文章配图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课程思政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课程《货币银行学》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由胡乃红、戴国强、叶伟春、刘冲、张燕五位老师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确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离不开金融,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的基础,是各高校经济相关专业中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为学生了解现代金融的基本原理与运行机制提供了必需的知识背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课程《货币银行学》是在金融学院相关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教学成果与教学经验基础上建成。该课程在2003年成为首批“教育部高等教育精品课程”,2013年6月被批准成为国家级大学资源共享课程,在国内高校的金融类课程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货币银行学》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公示
COURSE DESCRIPTION
课程简介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着重于金融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们系统阐述有关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包括货币流通规律、货币制度、信用形式、利率、货币供求失衡的后果(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外汇与国际收支等,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等方面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比较系统地掌握,同时,通过介绍国内外货币金融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动态、案例,尝试和学生们一起从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变革的实践中,观察金融、解读金融、引领金融,追寻新金融时代的新内涵、新认识,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加深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解和认识,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养,并为今后学习其他金融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全面,信息量大,包括金融基本范畴、货币理论、货币政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等六大部分,合计十五章,涵盖了金融学的基础内容。
三课程特色
(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
《货币银行学》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1931年起就在银行理财系开设该课程,迄今已有90年历史。本课开设以来涌现出了杨荫溥、朱斯煌、彭信威、刘絜敖、王鸿儒、王学青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杰出名师,《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建设凝聚了几代上财人心血和成果,也奠定上财在这一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
>>上财金融“货币银行学”课程已走过90个年头
(二)坚持不懈的创新引领
货币银行学课程团队始终以金融基础学科的传承发展为己任,同时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突飞猛进,持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整合教学资源。上个世纪80年代,王学青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为国内首次引入当代货币理论,06年戴国强教授主编的《货币金融学》第二版教材为国内首次引入微观金融市场理论。
《货币金融学》教材在国内享有金融课程学习的经典著作之美称,问世以来历经四版,已累计发行超过40万册,被100多所高校与相关学院引用,足见其在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确立了上财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引领地位。
>>《货币银行学》经典版本
(三)家国情怀的思想导航
课程教学团队一直把培养什么样的金融人才放在首位,强调落实课程思政。教师加强政治学习,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货币银行学》课程项目除了2021年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之外,也有多个课程思政设计案例获得校优秀奖。
>>叶伟春老师采用视频图像资料形象讲解“通货膨胀”
四课程团队
《货币银行学》教学团队成员团队,主要由5名教授、2名副教授和4名讲师组成,他们是:
戴国强教授、柳永明教授、胡乃红教授、刘冲副教授、叶伟春讲师,以及邹平教授、曹啸教授与陈利平副教授,杨诶、寸无旷、朱婷婷与王晓含助理教授等十多位老师。
部分教学团队老师在“智慧树”平台线上授课
(一)实力强
团队成员都是博士学位,不仅学历层次高,而且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都较合理,体现相当厚重的实力、能力、潜力,是一支富有教学经验、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二)能力强
本课程教师及时追踪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动向,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学结合起来。近五年来,《货币银行学》教学团队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6项,出版著作与教材13部,其中有1部教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教材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财经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三)潜力大
2005年以来,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定位下,学院相继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大力引进全球优秀名校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致力于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目前课程团队中30岁左右年轻人才的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以上(36%),师资队伍呈现出显著的国际化、年轻化趋势。
五教学创新设计
课程团队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中心、多元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创新体系。
(一)丰富教学内涵——通过集体备课、名师指导、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授课教师的技能及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时更新课件、教材、案例、习题等,教材第四版和第一版不仅篇幅章节增加,内容也做了极大更新和调整。
(二)优化教学设计——分两步走,将最精华、最前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融入教学,实现正确价值观塑造
①夯实理论基础
教学中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当代金融学理论系统性与规范性。
②强化中国改革实践
课内与课外互动-课堂上系统阐述原理,引入典型案例与最新案例分析;课后,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和展览场馆,增进对相关金融理论的理解。
(三)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与数据库等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安排学生通过BB系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借助“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在线课程”建设实现了课件、习题集和阅读资料上网,与老师进行互动。
>>左图:走进上交所 右图:金融机构走进校园
>>混合式教学互动
(四)建立庞大的资源库,为教学创新提供必要而且充分的支撑
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课程相关资源的凝聚与整合,目前已建立起多个资源库:
案例库,库中包括诸如虚拟货币与主权货币、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互联网金融监管、包商银行事件、3.27事件等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
习题库,结合习题集的出版,建立了完整的各章习题练习数据库;
金融数据库,利用上财的万得、国泰安CSMAR、CapitalIQ等等数据库的数据建立相关数据资料,为课程教学提供模拟教学和实验金融的教学资源。
六课程思政设计
《货币银行学》团队课程思政设计在思想上、方法上、内容上都做了较为深入探索与实践,尝试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与学过程,将思政元素有效嵌入专业学习中。
思想上,立足马克思主义、十九大报告、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在国内外金融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认清金融本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方法上,采用以案例、数据、调研参观“第二课堂”三位一体方案,使学生们不仅专业基础扎实,而且了解中国特色、中国国情,不是简单国际对标。
内容上,采用“一个引领,二个结合”,即:
(一)要使大学生的金融学概念原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使“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青年学生中信念扎根。
(二)将《货币银行学》相关概念原理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辉煌成就相结合,使“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在青年学生中牢固认同。
(三)将《货币银行学》相关概念原理与中国金融改革实践探索相结合,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成功”在青年学生中共识共鸣。
正如胡乃红老师所说:“课程思政是一场润雨细无声的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教育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七课程思政项目负责人简介
胡乃红教授
2021年获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员?师德标兵”称号
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2019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18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011年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员2000年至2020年蝉联十一届上海财大“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三届上海财大“教书育人标兵”、一届提名奖
多次获得国家级与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励。TEACHINGACHIEVEMENT
教学效果
通过团队成员持之以恒的推进改革与创新,本课程的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效。
戴国强教授获得“上海市高校名师奖”,“全国高校名师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以《货币银行学》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另外还有二十余人次获各类教学奖励,团队主编的两本教材获得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2016年6月,课程荣获首批“国家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称号。
2018年7月,课程获“上海市高校优质在线课程建设”立项。
2021获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和团队。
STUDENT ASSESSMENT
学生评价
桃李满天下,历久弥芬芳。几十年来,《货币银行学》的师生们延续着探索金融学入门及教学相长的默契与传统。其中,曾蝉联十一届上海财大“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的胡乃红老师在课程教授中收获了许多赞誉,学生们以手写信件的方式表达了对《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及授课教师胡乃红老师的喜爱之情。
2018级金融徐海然:
通过接近一学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我对整个金融学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货币到信用到银行体系,所有这些在以前看来相对陌生高深的概念现在逐渐在我脑中构建了金融学的框架。
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胡老师在课上还经常结合时事,将课本知识迁移到课外,培养了我们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展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对金融学课的浓厚兴趣。
在本学期我们还在胡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学校校史馆的货币馆。通过参观,我们更直观和深刻地体会到了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2018级金融李明烨:
目不转睛,是我每节货银课的状态。…...天马行空的思想、宏观的国际视野,严谨扎实的理论,恢弘的货银世界就在每周的三届课上展现在我的眼前。
每节课前,胡老师都会毫不吝啬时间地向我们讲解当前时事、往期案例;讲解复杂的理论时,用平白幽默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轻松的气氛中,胡先生令每个人充分地理解了货币市场。
胡先生令我爱上了这门课;
胡先生令我爱上了金融市场。
2018级金融余康沐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离不开货币、银行和信用等基本概念。在本课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胡老师对货币的介绍,特别是马克思关于货币形态演变的理论,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揭示了货币出现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
另一方面,胡老师对当今金融局势和国际金融关系的介绍也令我印象颇深。在不断对外开放的当下,学习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服务对外开放大局建设,对于我们金融学生来说格外重要。在金融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内,为国奉献,维持经济稳定已成为了我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金融服务开放,股市开放,自由贸易等大事穿插在课程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扶贫的普惠金融也常被介绍。至少对我来说,这些提升了个人的格局意识和长远规划能力。我不仅学到了学科知识,更培养了基础学科素养和政治大局意识。
2018级金融周子韬
对我们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货币银行学就是把我们领进金融大门的启蒙课程。而胡老师的课除了教授给我们基础的金融功底知识外,还广泛结合国际时事与历史案例,理论结合实际,让我受益匪浅,以更高远的目光和更国际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是我从胡老师的教导中取得的最大收获。
2018级金融熊春林
货币银行学从理论深入实际,让我了解了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货币的奇妙作用,更让我了解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体考量,提高了我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宏大瞻望。综上,这门课让我受益良多!
文章来源:上财金融学院,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